
Datin Maureen Ooi 是马来西亚连锁餐饮品牌 Madam Kwan’s 的首席执行官。品牌以传统马来西亚美食如 Nasi Lemak 与 Nasi Bojari 闻名,并在她的领导下,以“家庭精神 + 品质一致性”建立出可复制的餐饮系统,是马来西亚连锁餐饮的稳健范例。
疫情的那两年,几乎所有餐饮品牌都经历了同一个问题:租金在涨,顾客不来。
有人选择削价求生,有人直接退场。
但 Datin Maureen 的选择,却是让 Madam Kwan’s 变“更小、更强、更稳”。她没有喊口号,只是不断提醒团队:“我们不能忘记为什么开始。”
这句话,成了她的经营信仰,也让品牌在低谷期反而更清晰。


品牌稳健策略的实践逻辑:Datin Maureen Ooi 的应变法则
疫情期间,她把“稳定”当成品牌唯一信条。
她没有跟风打折,也不盲目扩张,而是将资源集中在最基本的三件事上:
- 现金流稳定:保留营运核心资金,不依赖外部融资。
- 员工信心:明确沟通计划,让团队知道公司仍有方向。
- 供应链续航:与固定供应商签长期合约,避免断链风险。
“有时候,稳不是退,而是为了下一个起。”
—— Datin Maureen
她的策略没有华丽外壳,却在长期中赢得复苏的机会。


品质一致性的系统化执行:Datin Maureen Ooi 的品牌准则
Madam Kwan’s 能维持连锁标准,核心是“品牌 DNA 一致性”。
Datin Maureen 坚持所有菜品、训练与服务都遵守量化标准。
| 环节 | 执行方式 | 管理目标 |
| 菜品制作 | 食材克重、温度与上桌时间全量化 | 保持顾客体验一致 |
| 员工培训 | 师徒制培训+半年考核制 | 确保手感传承 |
| 供应链管控 | 固定合作厂商,单品可溯源 | 降低品质波动 |
| 顾客反馈 | 每月满意度调查 | 数据化改进方向 |
她说:“味道的稳定,其实是系统的稳定。”
这正是她管理的根基——用制度复刻温度。


危机后的成长模型:重构Madam Kwan’s 的经营底层
疫情过后,她没有急于回归,而是重新审视整个商业结构。
她将品牌复苏分为三阶段:
- 修复期(2020–2021)—稳现金流、守核心人力
- 调整期(2022)—导入数字系统、改良菜品结构
- 重启期(2023 起)—评估新市场、恢复海外布局
成效对比表:
| 指标 | 疫情前 | 疫情后(2024) | 变化 |
| 平均成本率 | 68% | 61% | ↓7% |
| 顾客回流率 | 100% | 118% | ↑18% |
| 分店盈利率 | 6/8 店 | 8/8 店 | 全面恢复 |
在她的框架里,数字化不是口号,而是一种“经营复盘”的工具。


—图片转载至网络
从家庭品牌到行业样本:稳定扩张的长期意义
许多连锁品牌追求“快”,她偏偏主张“稳”。
她的思路更像一场反叛:
| 经营模式 | 市场主流品牌 | Madam Kwan’s 模型 |
| 扩张节奏 | 1年开3–5家 | 2年评估1家 |
| 成本策略 | 外包+降质 | 自营+保质 |
| 品牌定位 | 流量导向 | 传承导向 |
“扩张不是数字游戏,而是心态测试。”
她说过,如果速度掩盖了问题,那品牌就会迷路。
她让 Madam Kwan’s 活成了反常识的成功案例:一个以“慢”制胜、以“稳”取信的餐饮企业。
Datin Maureen 的经营哲学,是一种“安静的力量”。
她用最稳健的节奏,让品牌穿越疫情、重构体质,也让餐饮业看到另一种生存逻辑——慢,并非落后;稳,才是前行的底气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