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多数人明白资产规划 “GAT 遗嘱撰写” 的重要性,却总觉得可以再等等,不是因为忽略,而是因为相信眼前看似稳定的关系不会突然出问题。但现实是,只要执行缺乏明确框架,家庭与企业之间的紧密连接反而更容易在意外时引发连锁冲击。

“GAT 遗嘱撰写” :真实案例
马来西亚最具代表性的继承争议之一来自林梧桐家族。他的一位女儿因癌症离世,留下约 16 亿令吉资产。尽管家族企业背景雄厚、法律与财务团队齐全,但其两名子女仍对遗嘱条款提出异议,认为分配结构不合理,最终将遗嘱提交法院要求裁定无效。
这起事件凸显了一个关键事实:即使是大型企业家族,只要遗嘱不够清晰、缺乏结构或法律严谨性,都可能被挑战甚至推翻。 一旦进入司法程序,继承安排不仅会牵动家庭关系,也可能影响企业股权流向与管理稳定性,带来长期且不可逆的治理风险。
| 重点 | 说明 |
|---|---|
| 大型家族也会因遗嘱不清晰而起争议 | 林梧桐女儿留下约 16 亿令吉资产,却仍因遗嘱条款被质疑,家人对分配安排不满。 |
| 遗嘱缺乏结构与清晰度,容易被法律挑战 | 两名子女认为分配不合理,最终把遗嘱告上法庭,要求裁定遗嘱无效。 |
| 资产越大,越需要严谨的法律与传承设计 | 即使拥有成熟产业与专业团队,只要遗嘱不够清楚,仍可能引发重大继承纠纷。 |
| 遗产争议会溢出到企业治理层面 | 家族内部的矛盾,可能进一步影响股权流向、企业控制权与管理层稳定性。 |

其实父母担心的从来不是数量,而是孩子能不能被保护
我见过很多父母在谈孩子时,语气会不自觉轻下来。不是因为舍不得钱,而是担心孩子太早拥有却不知道怎么用。我听过一位妈妈说,她最大恐惧不是自己走得早,而是孩子突然拿到一大笔钱后,不知道要依靠谁、听谁的话。
遗嘱让照护方式变得具体,不再只是口头约定。父母能决定照护方式,让每一项资源在安全的轨道上被使用。
孩子照护安排:
| 指定儿童监护人,明确由谁承担照护责任。 |
| 教育费用、医疗费用与生活费用分开处理,避免混用。 |
| 紧急支援可设定优先顺序,确保必要支出不被延误。 |
| 资源可按照年龄或条件分阶段释放,避免过早使用。 |
这些条款看似理性,其实很温柔。因为它让孩子未来少一点误判,多一点安全感。

企业的最大风险不是市场,而是关键人物缺席
很多 SME 老板私下都承认,他们最怕的不是竞争,而是“如果我今天出事,公司明天怎么办?”
公司太依赖单一个人时,决策、签署、股权和人事安排都会因为突发事件陷入停顿。
遗嘱撰写能在企业层面做到更严谨的安排:
企业结构支持
| 在关键时刻由指定的临时决策人承接权限,避免空窗。 |
| 股权继承顺序明确,让企业与家庭减少停滞与冲突。 |
| 家庭与企业的资产不因个人债务或事件被冻结。 |
| 条款清晰可执行,让未来的误解减少,决策保持同一方向。 |
这不是冷漠,而是为了减少伤害。

把风险留在自己身上,而不是让家人一起承担
很多家庭的问题,并不是因为谁不好,而是因为“所有东西都绑在一起”。当资产完全挂在个人名下时,只要发生债务、官司、婚姻变化,风险就会像涟漪一样扩散,把其他家人一起卷进去。遗嘱的作用,在这里显得格外关键。它不是冷冰冰的文件,而是一种提前拉出界线的方式,让家庭生活和外部变量保持距离。只要规则写得够清楚,哪些资产不该被牵连、哪些责任该被隔离、哪些资源需要独立处理,全都能在结构里被固定下来。这样做不是为了切割感情,而是为了减少无谓的伤害,让每个人在最混乱的时候,都能站在更安全的位置上。
| 资产与个人风险适当切割,避免牵连无关家人。 |
| 明确界定哪些资产受保护,让家庭生活不被外部事件轻易干扰。 |
| 减少因责任不清与认知落差造成的内部矛盾与冲突。 |
| 让家人在混乱时仍站在相对安全的位置,降低连带伤害。 |

“GAT 遗嘱撰写” 让重要决定在未来被温和地执行
我见过不少人在写下遗嘱的那一刻,整个人反而松了一口气。像是终于把那些“说了怕别人误解,不说又怕遗憾”的事放在了正确的位置。
未来执行优势:
| 意愿被转化为具执行力的规则,不会因误解而改变。 |
| 决策方向保持一致,可延续至下一阶段或下一代。 |
| 家人无需在高压情绪下重新判断你的意愿。 |
| 企业与家庭得以沿着设定的轨道持续向前。 |
未来不会因为乐观而变得简单,但可以因为结构而减少混乱。
稳定感来自准备,而不是运气
说到底,遗嘱是一种体贴。它让家庭、孩子与企业在你无法发声的那一刻,依然能按照你希望的方式继续运行。它不是不吉利,也不是终点,而是一种让人安心的准备。我一直相信,真正的稳定不是别人给你的,而是你愿意在此刻替他们放好的一份秩序。
官网:Global Asset Trustee (M) Berhad
Email:admin@globalassettrustee.com.my
联系方式:03-9771 5159
地址:A-13-4, Block A, Northpoint, 1, Medan Syed Putra Utara, Mid Valley City, 59200 Kuala Lumpur,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
进阶常见问题 — 法律变化、债务追讨与信托长期稳定性
适合已经设好或准备设立信托,并开始担心法律变化、债务风险与受托机构稳定性的你
1) 如果未来法律或税制改变,我现在设的信托条款还能继续执行吗?
多数情况下,已经合法设立的私人信托,会依设立当下适用的法律继续运作。但如果涉及税制改变、跨国法规更新或新监管要求,专业信托机构通常会定期检视信托契约,并在必要时建议你启动“修订条款机制”。因此,在设立信托时,可以预先加入由保护人(Protector)或指定第三方在特定条件下协助调整条款的安排,让信托在法律环境改变时,仍能维持原本的保护效果。
2) 如果家族成员未来破产或被追债,信托里的资产会不会被一起拿去还债?
一般而言,只要信托设立得当、结构独立,且不是在明知有债务问题或诉讼风险时临时设立用来逃避债权,信托持有的资产通常不会被视为个人名下财产,因此不在破产清算或债务追讨范围之内。也就是说,受益人即使面临个人财务危机,信托里的资产仍可继续按照条款,为其生活、医疗或教育提供必要支持,而不会被一次性清空。
3) 如果受益人未来失踪、长期不联络或拒绝接受资产,信托该怎么处理?
在设计私人信托时,可以预先写明“受益人失联或拒绝受益时的替代机制”。常见做法包括设定等待期(例如连续多少年联系不到)、改由其他指定受益人承接原本份额,或转入慈善用途。这样一来,即使出现受益人失踪、长期不回应或主动放弃受益权,信托资产也不会被锁死,而是按你原本的价值观找到下一个合适的流向。
4) 信托可以分阶段训练孩子的理财能力,而不是一次把钱给完吗?
可以,而且这是许多高净值家庭非常重视的设计。你可以在信托条款中,把资产发放拆成多个阶段与用途:例如早期以生活费与教育基金为主,符合特定条件后才开放创业资金,再往后才是较大额度的资产承接。也可以把部分发放金额与行为表现、学习成果或责任承担挂钩,让资产不只是“给钱”,而是变成陪伴孩子成熟的工具。
5) 如果未来受托机构合并、被收购或倒闭,我的信托会不会跟着出问题?
专业的信托架构会在契约中写明,当受托机构发生合并、重组或丧失执照时,应如何更换受托人或移交资产。例如由你事先指定后备受托人名单,或授权保护人(Protector)、家族委员会在特定事件发生时,任命新的受托机构。这样,信托资产仍然独立存在,只是由新的受托人接手管理,不会因为单一机构的变化而中断或瓦解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