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QueensFloor品牌”:在马来西亚提到“地板推荐”或“墙板安装”时,QueensFloor已不再只是其中一个选项,而是逐渐成为一个被主动提起的名字。这个品牌的成长路径其实颇有意思:从雪兰莪起家,到如今在 Johor Bahru 稳站一席,再准备进驻 Pavilion JB,这不仅是版图的扩展,也是信任的延伸。
让人印象更深的,是它从不强调“卖产品”,而是把重点放在“空间解决方案”。从地板、墙板,到Wainscoting和UV墙板,QueensFloor提供的不仅是材料,更是生活场域的构建选项。
这点,其实在他们的实地工厂中就能看出端倪。


实地工厂背后的“制造美感”



Petaling Jaya 总部内的展厅与工厂一体空间,打破了人们对“地板品牌”的刻板印象。这里没有传统印象中堆满木板的仓储感,反而更像是一处“材料美学实验室”。
QueensFloor 工程主管曾分享,团队不只关心尺寸与颜色,更在意每种材料的“触感回馈”与“安装体验”。比如他们主推的DIY地板系列,核心就在于「让没有装修经验的人,也能靠一把小锤子、几块板材,完成自己家的翻新」。
这背后,是对消费者的理解,更是对空间民主化的追求。
用户实拍:不是业配,是生活留下的脚印


社交平台上,你时常会看到几张“没打灯”的实景照——客厅、咖啡馆、店面,偶尔还有宠物躺在地板上晒太阳。这些照片有个共同点:没滤镜,但舒服。标签往往是 #QueensFloor。
这些不是品牌发起的“官方素材”,而是顾客自发上传的日常记录。有人甚至写道:“搬进来半年了,地板看起来还是像刚装的。”
这种来自生活本身的“实拍素材”,正好验证了一个道理:好产品的传播,不靠浮夸,只靠时间与使用。
跨界合作不是噱头,而是品牌精神的延伸
QueensFloor 与本地艺人 Dynas Mokhtar 和拳击手 Mikhail Issaq 的合作,看似是一次品牌曝光,但细看会发现,这些人选其实各自代表一种精神:韧性、精致、专业。
品牌选的不是流量,而是价值观。这一点,其实与他们在产品设计上的坚持高度一致。
例如墙板系统中,Wainscoting与Fluted Panel的选型,不只是装饰,而是对“细节的敏感”。正如拳击的每一击背后,需要的是判断、控制与坚持。
“QueensFloor品牌”未来:让设计与耐用并行

QueensFloor 的下一步,显然不会只停在 Johor Bahru 的地板市场。无论是厂区的扩建,还是 Pavilion JB 的据点开设,都是在回应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市场趋势——消费者不只要美观,更要长期稳定的“空间品质”。
而 QueensFloor 的做法,恰恰回应了这一点。
对用户而言,地板与墙板也许只是生活中一个片段,但如果这个片段能被妥善处理,就能成为幸福感的来源。这点,其实比营销更重要。
总结:“QueensFloor品牌”,是一种“空间信任感”的打造
QueensFloor 不只是马来西亚本地地板与墙板的解决方案品牌,更是一种关于“空间如何被感受”的提案。它让使用者感到安心,让安装过程更人性,也让设计变得可被触摸。
而正是这种把设计、功能、信任感揉合起来的能力,让 QueensFloor 品牌成为马来西亚许多家庭与商业空间的共同选择。
因为说到底,一个品牌能否长久,看的不是广告投了多少,而是使用者有没有意愿分享、推荐,并在时间里继续信赖。
官网 : QueensFloor公司 :Flooring Specialist in Malaysia
地址 :No.2, Jalan PJS 5/26, PJS 5 Bandar Sunway, 46150 Petaling Jaya, Selangor, Malaysia.
联络方式 :+6012-908 1329
+ There are no comments
Add you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