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成功集团”(Berjaya Corporation Bhd,BJCORP)由丹斯里陈志远(Vincent Tan)创立,是马来西亚横跨零售、餐饮连锁、酒店、博彩、房地产开发与服务业的大型综合性集团。陈雪铃(Chryseis Tan)是集团内部最受关注的潜在接班人,并担任 Cosway CEO。
我一直觉得,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强大,不只看它扩张多快,而是它在困难时期敢不敢做“减法”。成功集团近年的动作,就很符合这个洞察。
从脱售资产、关闭 dormant companies,到重新拉齐五大业务板块,这家公司开始明显地从“做很多事”转向“把核心做得更精准”。
这不是退后,而是重新组合火力。要理解成功集团的未来增长,就必须理解它这几年的战略重构。

战略起点:为什么成功集团必须瘦身?
说真的,一个业务横跨 150+ 子公司的集团,如果不把结构重新排列,很容易让资源被拆散。市场早就看得出来:某些资产盈利稳定,但某些板块长期拖累。
瘦身计划——脱售 20–50 亿令吉资产、关掉 60 家 dormant companies——本质上是把“非核心资产”移除,把资源重新集中在现金流更强、成长性更高的板块上。
成功集团要的是一个更轻盈、可扩张、可复制的运营结构。


五大板块:“成功集团”真正的战略焦点在哪里?
成功集团重组后的五大板块清晰许多:
五大核心领域:
- 零售:Cosway、消费品分销
- 餐饮连锁:食品特许经营
- 酒店与休闲:全球酒店与度假村
- 房地产开发:住宅、商业与投资型资产
- 服务业:博彩、环境服务、金融科技、数码服务
战略重点: “以消费者为中心”重新组织集团,让每个板块都能与消费链路形成连结。
其实你会发现:这是从“Conglomerate”走向“Consumer Group”的典型路线。


资本动作的意义:凭单、股价与结构优化
市场对成功集团的关注点,其实不完全是盈利,而是它如何处理资本结构。
凭单(100 送 33,行使价 32 仙)的目的非常明确:维持股东黏性,并在未来行权时替集团带来不需借贷的营运资金。
2025 年财报虽因减值而亏损,但零售与博彩业务仍保持营运盈利。这说明核心盘没坏,只是组装方式需要升级。
我觉得,外界的疑问不是“成功集团能不能赚钱”,而是“它要用哪一个板块推动下一阶段增长”。


—图片转载至网络
领导层逻辑:陈志远打造的系统,谁来延续?
成功集团的领导层变化,是战略能否实施的关键。外界最在意的问句是——接班是谁?
为何陈雪铃被视为关键:
- 她担任 Cosway CEO,掌握消费板块核心
- 推动国际合作与品牌年轻化
- 参与米其林指南 Malaysia 相关投资布局
- 既有创业(LUMI、Curate),又有集团历练
市场的担忧点:
- 多元结构对接班者的整合能力要求极高
- 战略重组需要长期执行力
但不可否认:她的职业路线最符合“消费集团”未来的方向,也与成功集团战略重心吻合。
战略不是写在纸上,而是写在组织与决策里。成功集团的重构,是为了迎接一个更高效的未来,而接班布局,则决定这个未来由谁推动。



